admin 發表於 2024-2-7 15:47:29

中醫源流、阴阳五行,复旦中西醫结合專家這样解读→

中醫是甚麼?是哲學、文化仍是科學?從分歧角度来看,中醫在現代醫學语境下折射出多彩的光谱。11月23日,复旦大學中西醫连系钻研院院长、临床醫學院中西醫连系系主任、從属西岳病院中西醫连系科主任董竞成,复旦大學中西醫连系钻研院副院长、從属大眾卫生临床中間主任醫師李文伟别離以“中國傳统醫學哲學與科學根本”和“生命的物理學: 阴阳五行學說揭露的生物學纪律”為題作陈述,從各自钻研范畴動身,阐释了中國傳统醫學的丰硕內在,并预测了中西醫连系學科的将来成长。本场讲座因此“摸索傳统伶俐,拥抱醫學立异”為主題的中西醫连系學科周的系列勾當之一。

中醫究竟是甚麼?

體系追溯“大中醫”源流

一幅欧洲15-16世纪的油画,描写了本地大夫看病時的情景,那動作很認識——一只手搭着病人的脉搏,另外一只手拿着病人的尿罐子——正與中醫里的脉诊和尿诊不约而合。

两片大陸相距甚遠,當“中醫”和“西醫”用统一種姿态為病人诊療時,他們的设法也不异吗?

“搭上病人的脉搏,西醫想到的或许是血液動力學的指標,好比节律频率、血管軟硬度,而中醫看到的不止這些,寸關尺、心肝肾,各個脏器的状况都在脉搏中。”讲座伊始,董竞成率领听眾體系回溯了中醫的汗青源流。

現實上,海內本没有“中醫”一說。1840年雅片战役先後,“西醫”跟着“西學东渐”的海潮来到中國并敏捷普及。在一名英國大夫的笔下,第一次以“中醫”定名華文化焦點區的醫學,以區分于“西醫”。



“中醫不是一病一方,而是加之了哲學的視角,也有原初的剖解學、心理病理常識。只是因為太朴實,還不足以组成系统。”

董竞成認為,中醫在必定的汗青時代是先辈于世界的,有些中醫的內容也十分挨近當下所說的“現代醫學”。

20世纪初,在翻译西醫中的“anatomy(剖解)”時,學者翻遍醫書,终极從先秦期間的傳统醫學著作《黄帝內經》中找到了一個符合的辞汇:“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怀抱切循而得之,其死可剖解視之。”可見那時的中醫就已涉及了現代醫學的基石——“剖解學”。

2014年,董竞成在《人民日报》等媒體撰文,提出了“大中醫”的理念,認為各民族傳统醫學均應归属于“中醫”。此理念被《中醫藥法》吸纳成文,直接影响了该法“总则”中對“中醫藥”觀點的界定。

在“大中醫”的觀點中,中醫的影响十分广宽。绵亘華夏大陸,直抵現在的乌兹别克斯坦以西,都有中醫存在過的陈迹。“中醫”也不但以華文化独大:藏醫重阴阳五h5星城立即玩,行;苗族巫醫合一;维醫则倚重剖解,颇具阿拉伯醫學的气質,與中亚交换最广……除汉醫以外,少数民族傳统醫學各具特點,亦在互相影响和吸取中,连系地區特色成长出多彩的民族傳统醫學文化。



中國傳统醫學的內部组成與瓜葛

“現代醫學根本好,這個時辰咱們再去钻研傳统醫學,就可以得到冲破性功效。”董竞成曾展望中國的第一個诺贝尔奖将發生在中西醫连系范畴。果不其然,2015年,屠呦呦凭仗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

師承沈自尹院士,董竞成团队對中醫补肾益气方藥干涉干與若干慢性炎症性疾病療效及相干機理與物資根本钻研表白,仙灵脾、黄芪、生地等構成的方藥,此中的多種活性成份能有用干涉干與慢性炎症,通過量靶點群的感化,重塑或改良機體致炎/抑炎均衡调控機制,此形态多是現代醫學将来成长的標的目的之一。



“要想完成震動性的立异,就必要對這份孤傲而漫长的奇迹做好充實筹备。”

扎根中西醫连系范畴多年,董竞成與听眾分享了科研心得——要瘦身產品,解脱思惟定式,從傳统醫學源流桃園通水管,中罗致气力,耐住孤单、斗胆立异。

站在現代醫學角度

從新理解“阴阳五行”

在很多人看来,阴阳五行很神秘,而李文伟傳授却認為,“阴阳五行”學說的底层逻辑在某種水平上可以和現代醫學生物前沿融汇领悟。

“在古代,‘阴阳’和‘五行’都是創建在切确丈量上。”讲座從宇宙大爆炸提及:星河系的構成培養了太阳和地球,太阳照耀地球,被太阳照亮的處所称之阳,太阳照不到的處所称之阴,這便有了所谓的“阴阳”。上古期間不是四時,而是五季;一年的季候变革是首尾相连的五等份,構成木、火、土、金、水的轮轉纪律,這即是“五行”。

自周朝持续到元朝的河南登封觀星台遗迹是中國現存最先的古代天文台。那時的人們用圭和表怀抱一年中太阳照耀點的挪動,因而人們發生了時令的觀點,而且有了“二十四骨气”作為引导农業出產的首要东西。由此,“阴阳五行”的切确丈量和實证变得可能,這也進一步证了然“阴阳五行”的科學性。



“‘阴阳五行’有內涵的节律性,‘阴阳’的节律性指一天以內的昼夜瓜代,‘五行’的节律性则是季候变革带来的。”

李文伟認為,中醫存眷的“阴阳五行”學說利用于人體钻研,現實上就是诠释日夜节律和四季候律和這些节律带来的情况扭轉對人體本身功效和表型变革的影响。

在李文伟看来,人體可被視作一個相對于開放的热力學體系,用热力學第二定律来诠释,人體從诞生到灭亡,就是一個不成逆的熵增進程,人類要持久保存,必需引入负熵,這合适薛定谔在剑桥大學三一學院报告時提出的公式。

中醫注意人體“阴阳五行”的节律性,現實上起到俾使代谢勾當處于有序状况的感化,可以或许缓解熵增的過程。對應到現阶段的現代醫學,這個觀點重要包括“內源性日夜节律”。已有钻研证明,它存在于生命體的各個条理并影响機體的新陈代谢勾當,這與中醫學2000年前的察看彻底不异。

2017年,揭露“生物钟”份子调控機制的3個科學家得到诺贝尔心理和醫學奖,從微觀上确立生物节律性的存在。再如,人們發明肝脏在清晨四五點起頭代谢兴旺,比及機體不必要過剩能量時,又归于平寂。李文伟指出,在画出代谢曲线以後,稍作变形可以看到雷同于阴阳圖的圖象。

“中國傳统醫學的理論從宏觀上提出的內容,微觀醫學上還不克不及做到。”在中醫理論的启迪下,李文伟继续将“阴阳五行”理論應用到更微觀的层面,發明四時的节律变革對卵白質、核酸等構成人體的基天职子的影响,即季候分歧,各種份子的基因表達和卵白質表達程度也會遭到影响。

李文伟認為,基于中西醫连系的理念,從手指的一次划伤到肿瘤的產生甚至老寵物濕巾,年疾病的成长,實在均可能存在人體节律失衡,這類失衡多是短暂的、局灶的,也多是持久的、全身性的。而要讓體質连结康健状况,就要讓體內连结“阴阳”和“五行”均衡状况。

据悉,复旦大學中西醫连系學科肇創于上世纪50年月,根植于我國現代醫學一流院校,創始了現代中西醫连系根本理論與利用钻研之先河,是我國首批中西醫连系硕士與博士點及最先设立博士後活動站单元之一,具备良勤學術荣誉和立异能力。1997年沈自尹被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玄關門款式,,2002年设立中西醫连系系,2007年中西醫连系一级學科成為國度重點學科。2016年建立复旦大學中西醫连系钻研院,并总體成為who傳统醫學互助中間,2017年景為國度“雙一流”扶植學科。

组       稿

校融媒體中間

文       字

陈書灵

圖       源

中西醫连系钻研院

责       编

殷梦昊

编       辑

黄紫铃

▼更多复旦消息,敬請留心复旦大學官方網站。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醫源流、阴阳五行,复旦中西醫结合專家這样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