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醫與西醫研究醫美論壇

標題: 國醫憂心中醫人才:連常用方都寫不出 [打印本頁]

作者: admin    時間: 2019-11-16 12:05
標題: 國醫憂心中醫人才:連常用方都寫不出
“現在一些中醫不僅面對病人說不來中降血脂中藥,醫話了,對病治療爽性就開西藥了。”全國首屆國醫大師,成都中醫藥大學传授郭子光感伤,“我幫其他導師帶過一些钻研生臨床實習,深感其根基功广泛較差,一些经常使用方都寫不出來,更談不上背誦、理解文籍中的首要條文了。長此以往,真正中醫隻有殘存於民間小診所和大藥房開設的診室內,而這些坐堂醫生群體良莠混雜,远景堪憂。”

在23日於成都中醫藥大學召開的由成都中醫藥大學和中國中醫藥報社聯合舉辦的“首屆中醫藥發展戰略岑岭論壇”上,業界專家暗示,中醫藥要在新形勢下捉住機遇,人材培養是關鍵問題。

會上,郭子光建議,中醫院校的教學、臨床堅持以中醫為主,對在校學生加強根基功訓練,搞中醫4、六級考試﹔舉辦一年制(半年理論學習,半年臨床)西醫學習中醫班,結業者才給予中藥處方權﹔晉升中醫職茵蝶,稱進行中醫臨床能力現場稽核打分,佔二分之一比重,其他科研、論文、功效佔二分之一比重。

成都中醫藥大學传授劉敏如在梳理總結已故闻名中醫藥發展問題钻研專家侯佔元的理論钻研時提出,今朝中醫隊伍的人材知識結構明顯出現了單一化傾向,中醫院校的許多NPB對戰,學生古代文史哲學的基礎知識亏弱,古籍閱讀能力有限,對於中醫獨特的認識論和法子論知識更是貧乏,成為中醫隊伍面對其他學科時處於被動职位地方的缘由之一。

她進一步援用侯佔元的觀點提出建議,未來的中醫@人%q47Z1%材除周%5DS82%全@把握中醫基礎理論和臨床實踐技术外,還應當分別注意具備文史哲或現代科學。除人材結構的問題外,中醫人材來源也不應該單一化,建議實行以中醫院校教诲為中间的包含函授、夜大、帶徒和自學成才相結合的多樣化人材培養體制。“幾條腿走路,才能不致出現后繼乏人。”

“人材是中醫藥發展的底子。”國家中醫藥办理局政策法規與監督司司長桑濱生暗示,針對中醫從業人員基礎理論功底不深、辯証論治能力不強等問題,要在院校教诲、畢業后教诲、繼續教诲等各個環節採取有用办法,有針對性地加強教诲和培養,增強中醫從業人員的中醫臨床診療能力,提高防治疾病的程度。他提出人材晋升戰略,未來要培養出高層次钻研型和臨床實用型人材。

創建於1956年的成都中醫藥大學培養過眾多中醫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也為縣級如下醫療單位長期培養和輸送臨床應用人材。校長梁繁榮介紹,該校將加牙齦腫痛,強師資隊伍建設和提高人材培養質量列為首要計劃,此中包含人材培養模式的鼎新,即摸索長學制教诲模式,力爭開辦中醫學九年制本、碩、博連讀﹔深化考試評價鼎新,開展臨床醫學專業課程教考分離試點事情﹔堅持校企互助的“訂單式”和“定制式”應用人材培養,為基層輸送醫生資源等。(王宇鵬)




歡迎光臨 台灣中醫與西醫研究醫美論壇 (http://bbs.chsx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